船山學刊雜志論文投稿要求:
Ⅰ、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。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,以100—300字為宜,簡介主題范圍、目的方法、內容梗概、創新之處、主要結論。
Ⅱ、來稿作者不能超過3人,通訊作者請另注明。
Ⅲ、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,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,用分號隔開(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)。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,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。
Ⅳ、參考文獻的標注按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/T7714-2015》執行。
Ⅴ、作者在投稿后30個工作日內未接到本刊編輯部通知的,可自行處理。受限于本刊人力物力,未被刊用的來稿不作退稿通知,請作者自行保留底稿。
雜志發文主題分析如下:
主題名稱 | 發文量 | 相關發文學者 |
王船山 | 536 | 陳力祥;朱迪光;鄧輝;唐明邦;彭傳華 |
文化 | 457 | 朱漢民;成松柳;許定國;王興國;劉鄂培 |
王夫之 | 343 | 崔海峰;胡發貴;王澤應;陳勇;吳根友 |
哲學 | 321 | 王興國;劉鄂培;張岱年;劉梁劍;姚衛群 |
儒家 | 203 | 李培超;吳根友;賀漢魂;楊健康;劉新春 |
道德 | 193 | 呂錫琛;張懷承;李建華;李培超;曾長秋 |
倫理 | 184 | 賀漢魂;唐凱麟;王澤應;呂錫琛;李培超 |
文學 | 179 | 陳書良;周秋良;艾初玲;徐小鳳;楊虹 |
教育 | 165 | 黃正泉;劉韻清;何小英;丁平一;趙紅 |
政治 | 145 | 肖中云;許蘇民;陳甲標;周向陽;唐平 |
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
《明夷待訪錄》對晚清湖南風氣的影響
論王先謙《駢文類纂》的刊刻傳播
周敦頤《愛蓮說》在日本的傳播與受容
曾國藩刊刻《船山遺書》的真正原因
論仲弓之學行及其宗教性內涵
生生而仁,通達天命——先秦儒家生態思想邏輯性研究
中古佛典序跋的佛教史價值芻論
青衫淚映時代潮——試比較馬致遠與蔣士銓的琵琶行戲
關于唐代幾種“大內”官職的考察
論虞舜德法相濟的治政理念對現代社會的借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