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都地質學院學報》現已更名為《成都理工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。
《成都理工大學學報》于1960年創辦,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,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,國內刊號為:51-1634/N,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。
《成都理工大學學報》致力于推動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,涵蓋了廣泛的學科領域,包括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、人文社科等多個學術領域。它以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為主要內容,涵蓋了理論研究、實驗研究、應用研究等多個方面。該學報在學術質量上一直保持高水平,嚴格把關論文的審稿流程,注重學術誠信和原創性。目前,學報擁有一支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團隊,他們以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的知識來審稿,確保了學術論文的質量。除了學術論文外,該學報還定期刊發學術綜述、學科導航、學術展望、科技動態等欄目,向讀者介紹領域內的前沿動態和學術進展。這些內容豐富多樣,旨在為讀者提供專業、權威的學術信息和研究成果。該刊積極倡導開放獲取的原則,為全球學術界提供自由獲取的平臺,它的論文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力,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,也為學術界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橋梁。
Ⅰ、本刊保留依著作權法獲享的所有權利。未經本刊書面許可,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刊進行翻印、網絡轉載或其他形式的傳播,違者將依法究責。
Ⅱ、范圍:包括但不限于油氣地質與工程、地質與礦產、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、核科學與技術、地球物理、數學與應用數學等方面。
Ⅲ、文題應以簡明、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,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,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,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;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。
Ⅳ、正文:論文篇幅(包括摘要、圖、表、參考文獻)。應包括研究背景、方法、結果、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。
Ⅴ、正文中的圖或表分別按圖1、圖2、圖3、……或表1、表2、表3、……順序編排,圖的標題位于圖的下方,表的標題位于表的上方,并注明數據和資料來源。如有補充說明,應以“注:”的形式進行說明。
VI、來稿請附中文摘要及關鍵詞。摘要字數應在300字以內,概括論文主要內容,一般應包括目的、方法、結論等,結論部分須多著墨且明確。
VII、注釋: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,請一律用尾注。按文中引用順序排列,序號為:①②③……格式為:序號、著者、書名、出版地、出版者、出版時間、在原文獻中的位置。
VIII、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,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(二級單位)、所在城市(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)、郵編,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。
IX、如投遞稿件有項目資助或其他來源,請予以標明。凡有項目資助者,請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。
X、參考文獻:用于說明引文的出處,用“[1]、[2]、[3]……”編號,置于參考文獻之后;參考文獻序號應與正文中序號對應,多次引用同一文獻,在文內文獻引用上標同一序號并標明頁碼。
成都地質學院學報雜志訂閱
發行周期:雙月刊 全年訂價:¥160.00元
發貨說明: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,可以下月發貨。每月15日后訂購,下下個月發貨。發貨之前會短信通知,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,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。
我們不是雜志社。本站持有《出版物經營許可證》,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,不是任何雜志官網。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,地址: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三路1號,郵編:610059。
該雜志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。收錄在北大期刊(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)、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(含擴展版)、知網收錄(中)、維普收錄(中)、萬方收錄(中)、CA 化學文摘(美)、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(日)、Pж(AJ) 文摘雜志(俄)、哥白尼索引(波蘭)、
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,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:51-1634/N,國際刊號是:1671-9727。
該雜志是雙月刊 ,全年訂價¥ 160.00元 ,郵發代號:62-24。
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,請聯系出版商,地址: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三路1號,郵編:610059。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,不提供任何服務。